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劉軍教授為9001cc金沙以誠為本師生做學術報告
為促進9001cc金沙以誠為本的學術交流,在慶祝9001cc金沙以誠為本建校110周年及9001cc金沙以誠為本建院10周年之際,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語文學系終身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劉軍教授(筆名童明)應邀訪問我校,并于10月15日和17日面向9001cc金沙以誠為本和全校師生做了兩場,主題涵蓋了劉軍教授從事聯合國口譯和筆譯工作多年的實踐積累而建構的翻譯理論,以及在加州大學任教英語文學教授長期的文學閱讀與思辨而形成的文學理論,內容翔實,語言嚴謹莊重,兼具深厚豐富的學術價值和生動具體的演講效果,給聽眾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進一步思考研究的空間。
在“展現原文的可譯性:三維翻譯論”講座中,劉教授援引了本雅明的翻譯觀,探討了源語言中文本的可譯性,綜述了翻譯理論史上各種論說的長處和不足,認為翻譯理論與實踐必須相互結合,沒有實踐基礎的理論如同無源之水,而沒有理論基礎的翻譯又如無帥之師。他區(qū)分了“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認為文學文化教育對翻譯課程具有重要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翻譯者的思辨與創(chuàng)新能力。在論及中外互譯的難度之時,劉軍教授認為,跨文明翻譯區(qū)別于文明內翻譯,華夏文明因為在諸多方面迥異于其它文明,因此在翻譯的理論與實踐中更加需要注意翻譯者熟練的雙語能力,以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時代,向世界介紹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這是翻譯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劉教授從翻譯的異與易,對應與不對應,得與失,以及翻譯新論四個方面論述了他的翻譯理論觀,認為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是基本的事實,勝任翻譯任務的譯者忠實的是原文的可譯性,而如本雅明所言,自由是與翻譯的藝術性聯系,只有發(fā)揮個人自由之時,才做到了對原文的忠實。翻譯是一種類似創(chuàng)作的藝術活動,給予原文“另一種生命”。綜合而言,他提出了翻譯學的“異、易、移、藝”四個基本概念,勾勒了翻譯學的三維空間。
劉教授的報告點面結合,翻譯理論與生動的翻譯實例結合,概念的解讀深入淺出,視角融合東西方內省力,對翻譯學的獨到認識凝聚著智慧的反思。
題為“文學與思辨”的報告是劉教授在從事多年英語文學教學和文學研究的基礎之上,聯系國內文學教學與研究的現狀,提出了文學閱讀與素養(yǎng)對于學生與研究者的思變能力的培養(yǎng),以致普遍意義上的民族素質的發(fā)展與提高,都起到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他縱觀國內文學教學與外語教學的歷史發(fā)展與現狀,比較了北大和北外的外語教學兩種不同的模式及其相應的指導原則,呼吁在全國英語教學過程中,貫徹“語言與文化并舉,技能與思想聯姻”的精神。文學文本是經得起閱讀的文本,能夠培養(yǎng)學生概括、評價、整合的思辨能力,促進邏輯思維、喻說思維、修辭思維、文化思維和美學判斷的綜合素養(yǎng)。文學文本的閱讀絕非可有可無,而是思辨得以實施的必要前提和沖要場所。劉教授提及佛家的“五明”說法,對照康德的三個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認為判斷力的養(yǎng)成必然是在大量文本閱讀和對文本修辭形式的持續(xù)研究的基礎之上得來。修辭彎曲了意義的字面層次,創(chuàng)造出第二種意義,文學與現實的關系應該是折射,而不是通常認可的反映論。文學的虛構性使修辭手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運用,對于讀者思辨能力是最好的實踐之處。
劉軍教授在報告中追溯了柏拉圖以降的文學觀的發(fā)展與演變,提出柏拉圖代表的經典思想傳統(tǒng)所形成的惟理性的本體論,以二元對立為思維軸向,認同詞等同物本身,忽略或者排斥了詞的喻說功能。在造成絕對真理的同時,把感受力、想象、審美力、語言的聲音與節(jié)奏統(tǒng)統(tǒng)貶為不在場,形成封閉的壓抑性的邏各斯中心體系。而尼采式轉折重新關注了語言的喻說層面,對能指和所指的自由游戲做了呈現,使美學判斷重回文學閱讀之中。文學作品中的含混、意義的懸置、反諷、二律背反,以及多重結構,對于讀者的思辨能力而言,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所。小說智慧促進讀者和學習者的思辨智慧,培養(yǎng)延疑力,方能進行自由而深刻的思辨,釋放個體的生命力,一方面促進個體對自身文明的更深層次、更多維度的認識和欣賞,另一方面對比較其它文明的異同也必然提供了更好的思辨平臺。
劉軍教授的報告采用的視角兼具東方族裔和西方文學訓練的雙重內省力,他的觀察博大深邃,懷有對東西文明的深刻的人文主義關注,和對華夏文明的深切情懷。他的報告寓理論與文本閱讀于一體,論述與解讀并重,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多層次的共鳴。報告效果良好,聽眾座無虛席,全神貫注,在劉教授的文本例舉過程中積極參與,并且提出了很多相關問題,產生了良好的互動。兩場講座收到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對于提高本校師生的學習、研究、多視角思辨、全球化視野觀察等各種能力,都有深刻的啟迪和指導效應。
劉軍,作者、學者、譯者, 出生于西安,現居住美國洛杉磯, 旅行于東西方之間。1975年畢業(yè)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yè);1975-1977年留學英國Durham University 和 Coventry College of Education;1981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訓練班研究生畢業(yè)證書;1981-1984年任聯合國紐約總部專業(yè)譯員;1992年獲美國麻薩諸塞大學英美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現任專業(yè)職務: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校區(qū)英語系終身職教授,本校優(yōu)秀教授(University Outstanding Professor);杭州師范大學錢塘學者特聘教授;美國《東西方思想》(JET)編委;中國《外國文學》編委;《中國翻譯》編委。曾任專業(yè)職務:浙江師范大學9001cc金沙以誠為本尖峰學者講座教授(2008-2010);湖南師范大學9001cc金沙以誠為本瀟湘學者講座教授 (2005-2007)。